古建砖瓦、构件
工程案例
壁画影壁心
    山水
    花鸟
    人物
    动物
    其他
砖雕
    其他砖雕
字匾
    字匾
   
河北嘉福砖雕销售有限公司
地  址: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齐家佐村
联系人: 高先生
手  机: 18632250000 13463697989
固  话: 0312-4963787
QQ  号: 756803177
网  址: www.tongbaozhuandiao.com
 
北京四合院砖雕
北京四合院砖雕
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砖雕艺术,是随着建筑的发展,砖质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。从已发掘的墓葬看,我国自东汉时起,已经开始在墓穴建筑中使用砖材,并在砖材料上镌刻花纹,称为“纹砖”。南北朝时大量出现的砖塔,使砖刻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。用砖材料模拟木质的斗拱、柱、枋、门楣、腰檐、栏杆以及宗教题材的装饰花纹等,促进了砖刻艺术的发展。隋唐以来,砖刻技术不断沿用,仿木结构的砖构建筑已成为建筑形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。到了宋代,砖雕工艺的应用已较普遍,并将它列入官书《营造法式》中,其中,对砖作的记述已包括垒砌、砍磨砖、砖雕凿等内容,《营造法式》《卷二十五》“砖作”一节(即砖雕刻)项目,砖雕内容有“透空气眼”(相当于明清建筑之砖雕透风)、神子(神像)、以及“龙凤华盆”等。特别是宋代以须弥座为建筑的基座之后,运用于砖制须弥座上的砖雕刻内容愈加广泛,因而砖刻技术也就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广泛应用。元代砖雕比较盛行,元大都遗址出土文物中,即发现格文锦方砖、花盘砖、砖雕走兽等构件。尤其元代将屋脊由瓦条垒砌改为砖作屋脊之后,砖雕刻更有了施展的余地,使砖雕由以基座为主的而发展至屋脊及其它部位,元代在北京创建大片的胡同、四合院之后,砖雕在民间住宅建筑中更有了广泛的应用领域。
建筑发展到明清阶段,砖料的应用更加广泛、考究,明清时出现了有名的京砖(金砖)、临清澄浆砖、细料砖等各种优质砖材,这给砖雕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。由于砖雕应用日渐繁多,使之逐步从砖作中独立出来,形成“凿花”行业,出现了专门的“凿花匠”。
明清时期的砖雕,多用于民间,这主要由于民间建筑很少受到官阶等级制度的制约,有较自由的发展空间。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,建筑的用砖、用瓦、用色等等,都受着严格的等级限制,鲜艳考究的琉璃瓦,主要用于宫殿、坛庙以及王公府邸,中下层官僚及广大士民阶层则只能用黑活(即青砖瓦)作主要建筑材料。而明清时期,又是中国资本主义由萌芽到产生发展的时期,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许多殷商富户。这些有钱人家在营造自己的宅邸时,格外华丽讲究,于是建筑上广施砖雕刻便成了在等级制度制约之外提高建筑档次,显示阔绰豪华的主要装饰手段。
北京是六朝古都,特别是近八百年来,一直作为我国政治、经济文化中心,各方面都是最发达的,在建筑的技术和艺术方面,集各地建筑优秀传统之大成,集中各行优秀工匠,进行营造活动,创造出最高的建筑艺术成就。作为北京民居四合院的砖雕,也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
一、四合院砖雕的应用部位
   北京四合院的砖雕,在醒目的部位都有表现,而且各个部位的砖雕都有其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
  (一)宅院门头砖雕
北京四合院的砖雕,首先应用于宅门上,在广亮大门、金柱大门、蛮子门、如意门、墙垣式门等多种不同的形式的大门上,都有精美的砖雕点缀。广亮大门以空间宽绰、亮堂为其基本特点,显示主人的社会地位和丰厚财力,门扉以木质、红漆为主,在大门最突出的部分——两侧墙腿,即墀头上端,往往有突出醒目的砖雕。这个部位的砖雕一般有戗檐、垫花和博缝头组成,突出于墀头最明显的部位,格外醒目。金柱大门,略同于广亮大门,唯规模稍小,门扉开在金柱部位。不似广亮大门宽绰阔气,在等级上它比广亮大门略低,这种金柱大门所采取的砖雕形式,与广亮大门相似,也是着重装点墀头部位。但也有在檐柱与金柱之间的廊心墙部位做砖雕装饰的,属更为讲究的做法。蛮子门与金柱大门大致相同,不同之处是它的门扉安装于外檐柱间,大门临街一面不留驻足空间,传说这是早年南方客商在北京落户,人地生疏,为居家安全,防止盗贼在阴暗的门廊内作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。蛮子门所用的砖雕装饰,也着中在墀头部位,做戗檐雕刻。
值得一题的,是如意门的砖雕装饰,它是北京四合院大门装饰的代表。如意门的门扉设于庑外侧檐柱间,两侧砌墙,居中按吉尺寸留门洞,在门洞左右上角,作砖刻如意头装饰,故名。设如意门的宅院,在北京四合院中占据着相当大的多数,这种院子一般规模不大,但宅院主人都很殷实富裕,房屋建筑工细讲究,尤其注重装饰门头部位,所以门头砖雕十分考究。如意门砖雕除两侧墀头上的戗檐、垫花、博缝外,主要在门楣雕刻。一般是在门洞上方,安装砖挂落,在挂落上方出冰盘檐若干层,冰盘檐上方安装栏板望柱。除部分素做冰盘檐、栏板、望柱的如意门外、讲究的如意门,其挂落、冰盘檐、栏板、望柱上均布满砖雕,极为华丽美观,令人百看不厌。
除上面讲到的形式外,如意门门楣砖雕也有采用其它形式的。如宣武区牛街某宅,在门楣挂落板上面,摆砌出须弥座形式由下枋、覆莲、串珠、束腰、连珠、仰莲、上枋等部位组成,在须弥座上面置栏板柱子。其上全部做砖雕刻。这种实例,在北京其它地区也不鲜见,为如意门砖刻的另一种形式。笔者还从东西某宅看到,在门楣部分用一大块富贵牡丹花瓣(外加线枋子、大框)来代表冰盘檐、栏板、望柱的,令人有一种新鲜感。由此也可以看出,民间的砖雕装饰,在形式上并无成规可守,运用比较灵活,主要以主人的爱好而定。
即使最简朴的墙垣式门,也不乏砖雕装饰。墙垣式门是北京四合院门庑中最小的一种,多为经济不太殷实的人家所采用,院落也多为一进,三面或四面建房。这种墙垣式小门一般为硬山形式,开间三四尺,两侧与院墙相接。在门楣上方,有挂落板,其上为冰盘檐,硬山式顶,正脊做清水蝎子尾,小巧别致。这种小门楼大多为素活,但其中也有做的很讲究,采用砖雕者,雕刻多用于挂落板,头层檐及砖椽头等处,正脊蝎子尾下方还置平草或跨草盘子。
墙垣式门还有另外一种形式,这就是“西洋门”。所谓“西洋门”,是一种采用西洋建筑形式,用中国传统线角加以装饰的中西合璧式墙垣门,它是西方建筑文化传入中国后,与中国建筑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。在这种门上,砖雕装饰主要用于门楣之上的砖匾上,其余上部为则以枭、混等线角为主。
(二)影壁砖雕
影壁是四合院门庭内外的重要装饰部分,其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景物,美化大门出入口的环境。四合院的影壁有三种,一种设在大门之内,为一字形,或独立建造,称独立影壁;或附在厢房的山墙上,与山墙连做,称座山影壁。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装饰大门以里的墙面。另外一种设在大门之外胡同的对面,与大门遥相对应,平面呈一字形的,叫一字影壁,平面呈︹形的,叫八字影壁,或雁翅影壁。这种影壁一般都独立成体,与相邻建筑没有连接关系,其功能在于遮挡和美化大门对面的墙面。第三种影壁用于门庑两侧,呈八字形,与大门形成一个︹状门前小广场,称为反八字影壁。这种影壁,多用于王府大门或广亮大门的两侧,一般的中小宅院是不用这种影壁的。它的功能,主要在于拓宽门前空间,展示宅院主人的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地位,同时也美化门区的小环境。
影壁上面的砖雕是很丰富的,尤其大门内的影壁,更是重点装饰部位。这种影壁的下碱,有直方形的,也有的做成须弥座形式,成须弥座形式时,可在上下枭、束腰等部位加以雕饰。影壁的上身多做成模拟柱、枋的砖框,称做柱子、马蹄磉、枋子,枋的侧面箍头部位做成三岔头或霸王拳头形状,内饰花纹;迎面之箍头做成宝瓶形状,称为“耳子”。在柱枋内侧,附有一圈线枋子,使外框富有层次感。影壁心多用方砖斜砌而成,称为“方砖膏药幌子”。影壁心部分有素作的,但更多的是在中心和四角加砖雕刻,称为中心花的岔角花,非常富有装饰性。影壁的檐口和墙帽部分也有很华丽的雕刻,一般多在第一层砖檐、连珠混等处做雕饰,讲究的影壁,还要做砖椽子,椽头部分也做雕刻。影壁墙帽部分如有正脊时,还要在正脊两端做平草或跨草雕饰。
用于大门外侧的影壁,其雕刻部分略为简单,但也有将这种影壁做得很讲究。不论内外影壁,在其中心部分,还往往雕出砖匾形状,匾内题刻“如意”、“平安”、“吉祥”、“鸿禧”、“迪吉”等吉辞,以表达主人的理想、幸福的追求。
(三)廊心墙、看面墙砖雕
廊心墙特指房屋外廊两侧的墙面,这部分墙面一般很窄,分为下碱、上身两部分,多见于金柱大门的外廊,以及内宅正房(或厢房)的廊子两侧。廊心墙虽面积不大,但因其位置重要,常作为重点加以装饰。金柱大门内的廊心墙砖雕,还可以和墀头上的砖雕共同构成大门的装饰。
廊心墙砖雕一般做在上身墙心部分,四周圈砖制外框,分别称为八字枋子,线枋子,墙心内贴方砖,其上刻中心花、岔角花。北京礼士胡同某宅的大门外廊的廊心墙雕刻,就非常精美,很具代表性。
看面墙,是指四合院中除影壁之外,其它为人所注目的墙面,如垂花门两侧的墙面,街门两侧的墙面(如倒座房的后檐墙),以及其它显著位置的墙面等。由于这些墙面的位置重要,令人瞩目,所以,也常常被人们作为重要部分加以装饰。
垂花门两侧,一般为抄手游廊,廊外侧的墙面上,如没有什锦漏窗的话,则需要在墙的外侧面加以装饰,主要装饰手段为,或做素面墙心(这种墙心又分为硬心和软心两种,硬心者贴方砖膏药幌子,软心者抹灰,做白墙面)。做的讲究的看面墙,还要在墙心内加砖雕装饰,其做法略同于影壁,置中心花、岔角花。
位于街面上的看面墙,做雕饰的较为鲜见。北京礼士胡同某宅的倒座的倒座房后檐墙临街一面,在墙心内做中心四岔花卉雕刻,每间一组,接续排列,十分雅致。
(四)廊门筒上门头板砖雕
讲究的四合院,正房、厢房均有外廊,这样廊子又由抄手游廊连接串通,留有门洞供人通行,称为廊门筒子。廊门筒子上方为门头板,由八字枋子、线枋子和板心组成。门头板处的砖雕做在八字枋上,在横枋、立枋和搭脑上画出池子,内刻花卉或其它图案,而板心部分,则按匾心处理,在上面题字。北京礼士胡同某宅的门头板砖雕极其精美丰富,匾心处雕字有“竹幽”、“兰媚”、“隐玉”、“蕴秀”、“含珠”、“佇月”等字句,蕴含丰富,意境深远,令人玩味无穷。有些稍低矮的房子,廊门筒上方门头板雕刻时,往往将上面的穿插枋当子一并刻出,题材与门头板处相同,以求上下谐调一致。
门头板部分,如不做雕刻,即为素活,由八字枋,线枋子及板心等组成,与门筒子融为一体。
(五)槛墙雕刻
讲究的四合院,在槛墙上面也做雕刻。槛墙,是位于房屋次、稍间窗台榻板下面的矮墙,一般净高度在二尺七八寸左右,长同面宽。在这块扁长的墙面上,四周圈上下横枋,立八字枋,外圈的枋子内在做线枋子,线枋子里面是方砖墙心。槛墙砖雕的布局一般是在外圈横枋子上圈出小的海棠池子,在池子内做雕刻,里圈的线枋较窄,一般不做雕刻,在面积较大的墙心内,则做中心四岔雕刻图案。雕刻题材多为花卉。这种题材构图灵活,适合于各种大小不同的画面。也有槛墙上面仅圈海棠池(即做出外圈枋子和墙心)而不做雕刻的,称为素做。较简易一些的做法,是仅在墙心部分雕刻中花岔角,外框部分不做雕刻。采取哪种做法,要看主人爱好而定。
(六)什锦窗砖雕
什锦窗是采用“月洞”、“八方”“六方”“卷书”“扇面”“玉盏”“玉壶”“宝瓶”“海棠”“蝠罄”“桃”“柿”“方胜”“双环”等各种图案做成的,用以装点墙面的小型牖窗。它形式丰富多样,颇具艺术特色和趣味性。这种窗多见于园林建筑中,用以装点墙面和框景。在四合院中,多用于垂花门两侧的看面墙上,其功能在于装点墙面,同时也有沟通内外宅的作用。
什锦窗的砖雕主要用在窗外圈的砖质贴脸上。贴脸宽度一般在四寸左右,在这宽度极其有限的砖贴脸上,依据图形变化,圈出若干个形态不一的池子,在池子内做雕刻,或按外框形状将窗套贴脸分为若干部分,在其中设计图案,进行雕刻。北京东城区礼士胡同某宅以及东城区鼓楼东大街某宅的什锦窗砖雕,从设计到雕刻,都相当秀美别致,堪称精品,实为难得。
(七)砖雕栏杆
栏杆有两种,一种用于台基外围,功能是遮拦行人,使避免失误跌于台下,同时有装饰作用;一种用于平台房屋顶四周,既有遮挡安全作用,又有装饰功能。
四合院的砖雕栏杆多用于平顶房屋顶外围,属朝天栏杆一类。栏杆的形式多种多样,有桪杖栏杆形式,也有花栏杆形式。北京西四丁字街某宅砖雕栏杆即采取桪杖栏杆形式,由地栿望柱、栏板等部分组成,栏板下半部分为万字不到头图案,上部为牡丹净瓶图案,雕刻细致,堪称佳作。
(八)屋脊上的砖雕
屋脊是古建筑屋顶的重要装饰部分,北京民居四合院多为小式建筑,屋脊以清水脊居多。这种屋脊,较之大式建筑的屋脊要简单一些,自下而上依次为当沟,、瓦条二层,混砖一层,眉子一层。有正脊的屋面在清水脊两端要做鸱尾(蝎子尾)做为装饰,在鸱尾下方,还要安装花草盘子。其中,平砌在混砖一层的为平草,陡跨在脊两侧的为跨草。这部分砖雕的雕刻内容多为松竹、梅、及花草一类。
在施鞍子脊(用筒瓦时称过陇脊)的屋面上,两坡屋面相交部分不做正脊,而是沿两山做排山脊。排山脊压在瓦面边陇之上,两端垂于屋檐部分,断头按45度角向外侧扭出,称为趔角。在排山脊两端的趔角部分,眉子下有一块平盘式构件,称为趔角盘子,这块盘子上也常雕些花草图案。
四合院的其它部分,也有做砖雕装饰的,如用做墙内柱子通风防腐的砖雕透风,用做雨水排放的明沟沟眼,用在花瓦墙墙帽上的砖雕镶嵌点缀,以及瓦头、滴水上面的装饰等等,充分展示出砖雕艺术在北京四合院中应用之广泛和巨大的艺术魅力。但做为形成规模特点的部分,则大致有以上八种,其它就比较零星散碎了。
二、砖雕题材和纹饰特点
北京四合院的砖雕,题材内容极为丰富,归纳起来,可以分为以下几类
一)自然花草类
这类以自然界的花草为主要内容,经常入画的种类有:牡丹、菊花、松、竹、梅、兰、荷花、栀花、水仙、灵芝、海棠、葫芦、石榴、柿子、葡萄、茨菇、蒲棒,以及江西腊、大丽花等花草。
用自然界的花草为内容做雕刻装饰题材,并赋予一定的内涵,是中国传统装饰惯用的表现手法,如牡丹象征富贵,菊花象征高雅,松树象征挺拔,竹子象征傲骨,兰花象征幽娴,荷花象征高洁,葫芦、石榴、葡萄寓意多子等等。松、竹、梅又称岁寒三友,象征知识分子的清高,为文人雅士所欣赏。
自然花草类题材,在砖雕中应用非常广泛,无论戗檐、垫花、廊心、影壁、窗套、花盘子等,均可采用。自然花草题材贴近自然,接近生活,易于被人接受,且形态优美,易于构图,富于表现力,并且可以和其它种类题材交叉应用,机动灵活。这是这类题材应用广泛的原因。
(二)吉祥图案类
中国人民向往美好,酷爱和平,追求富裕,努力向上,这些美好理想和优秀品质,经常用吉祥图案形式表现在花纹上,在市俗建筑民居四合院中,表现得尤其突出。比如:以如意、柿子、卐字组成“万事如意”;以牡丹、白头翁组成“富贵白头”;以灵芝、水仙、竹子、寿桃组成“灵仙祝寿”;以松、竹、梅组成“岁寒三友”;以大象、宝瓶组成“太平有象”;以菊花、麻雀组成“居家欢乐”;以葫芦及藤蔓组成“子孙万代”;以蝙蝠、石榴组成“多子多福”;以花瓶、月季花组成“四季平安”;以鹌鹑、菊花、枫叶组成“安居乐业”;以牡丹、海棠组成“富贵满堂”;以大象、万年青组成“万象更新”;以松树仙鹤组成“松鹤延年”;以松树梅花组成“鹤鹿同春”;以梅花、喜鹊组成“喜上眉梢”;以马、猴、松树、蜜蜂、印绶组成“封侯挂印”;猴子骑在马上,头上有蜜蜂飞舞称为“马上封侯”;以公鸡和鸡冠花组成“官上加官”;以桂圆、荔枝、核桃组成“连中三元”;以蝙蝠、寿字、绶带组成“福寿绵长”;以寿字、蝙蝠组成“五福捧寿”;以寿字加卐字不到头图案组成“万福万寿”等等。这些吉祥图案,是采用象形、会意、比拟、谐音等手法,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些事物组合起来,象征一种吉祥内容,美好愿望。尽管有些内容组合的不免牵强生硬,但通过构图技巧却可以形成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,令人百看不厌,玩味无穷,这是中华民族传统装修艺术的一笔宝贵财富。
(三)博古图案类
这类砖雕题材,多采自古代,自夏商周以来,各朝代的青铜器皿、宝鼎、酒具、炉、瓶等的形象加上书案博古架的图形及花草纹饰为画面的基本内容。其中也适当夹杂文房四宝、宝瓶拂尘等。由这些古玩摆饰为基本内容的画面,构图均衡典雅,书卷气息浓郁,给人一种上流文化层次的享受。这种题材的雕刻,多用于文人墨客的居所,用在栏板、戗檐等显赫部位。是砖雕题材中高雅脱俗的上乘之品。
(四)锦纹图案类
以锦纹装饰建筑,在我国有悠久历史,在著名的宋《营造法式》中,即载有各种锦纹图案,如连环纹、密环纹、覃纹、方环纹、罗地龟纹、香印纹等。这些锦纹,最初用在彩画中,后来逐步向相关方面发展,在石雕、木雕、砖雕中均有体现,这就是有名的“宋锦”。明清以来,宋锦的纹饰又有变化,清代砖雕上出现的锦纹,主要有回纹、汉纹、万不断、扯不断、拐子锦、丁字锦以及菊花锦、海棠锦、龟背锦、如意纹、寿字、福字等。
在整幅砖雕中锦纹图案多安排在边框、线角除,做为花边来处理,以衬托主题。由于这些锦纹构图严谨、美观,极富韵律感,令人十分赏心悦目,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。而寿字、福字、万寿等一类有思想内容的锦纹,还可以作为主题内容置于整幅作品中,起到点题的作用。
(五)蕃草图案类
蕃草,是图案化了一种花草纹饰。基本图形是一反一正向前弯曲伸展的草弯,为二方连续图形,多用于窄长的部位,如线枋子、砖拔檐、冰盘檐下面的头层檐等处,它与锦纹类边框装饰形成线条一软一硬、一方一圆、一曲一直的对比效果,惟妙惟肖。
北京四合院砖雕的蕃草类纹饰,还有以竹叶纹、兰花纹和栀花纹作连续图案的,多用于砖檐或混砖上面,也有极好的装饰效果。
蕃草图案类花纹除去做砖雕的边框线角以外,也有独立组成画面的,如礼士胡同某宅后花园影壁就采取蕃草纹作为中心花,蕃草图案分布均衡,翻卷有致,构图秀美,脉络清晰,给人以美的感受。
(六)宗教法器类
这类题材多用于宗教建筑中,但由于宗教在民间的信奉者很多,有些民宅也不乏采用这类图案者。这类题材,如为佛教则多用轮(法轮)、螺(法螺)、伞(宝伞)、盖(白盖)、花(莲花)、罐(宝罐)、鱼(金鱼)、长(盘长),作为图案的主题内容,其中,法轮意为“大法圆转,万世不息”;法螺意为“具菩萨意,妙音吉祥”;宝伞意为“偏复三千,净一切业”;白盖意为“张驰如如,曲复众生”;莲花意为“出五浊世,无所染者”;宝罐意为“福智圆满,句定无漏”;金鱼意为“坚固活泼,解脱坏劫”;盘长意为“回环贯彻,一切通明”。如为道教者,则采用扇(汉钟离所执法器)、渔鼓(张果老所执法器)、花篮(韩湘子所执法器)、葫芦(铁拐李所执法器)、阴阳板(曹国舅所执法器)、宝剑(吕洞宾所执法器)、笛子(蓝采和所执法器)、荷花(何仙姑所执法器),称为“暗八仙”。
除以上两种佛教、道教法器花纹外,宝相花也是用得最为广泛的纹饰。宝相花为西蕃莲(大丽花)的图案化,常用于佛教建筑中,民间也偶有采用。
佛八宝与暗八仙这两种法器纹饰,在民居中用暗八仙者较多,它有表示神仙来临之意,象征吉祥。而佛八宝宗教气氛很浓,多用于庙宇建筑的雕刻,极少在民居中出现。
(七)人物故事类
中国是历史文化十分悠久的国家,各朝各代都有很多著名人物、著名事情、历史故事、演义小说、文学著作、寓言典故,流传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及由此而产生的宗法制度、纲常伦理,又形象化为《三字经》、《明贤集》、《廿四孝》等具体的教化民众的材料。历史的几大名著;《红楼梦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封神演义》、《西厢记》等,给人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生动故事。历代的民间艺人、工匠把这些历史故事、著名人物、著名事件、纲常伦理编成情节,绘成画图,绘制在彩画中,雕刻在砖石上,既作为教化人们的形象教材,又作为建筑上面的精美装饰。将人物故事作为砖、木、石刻题材,在我国有相当悠久的传统。
在民居砖活上雕刻人物故事,在我国南方,如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四川、湖南一带颇为盛行,而且题材广泛,镌工细腻,精美绝伦。北京四合院中也有一些人物故事雕刻,但比起其它题材来则少得多,更多见于彩画当中。这反映出各地文化传统之不同。在北京四合院的砖雕中,“福”、“禄”、“寿”三星的题材反而常见,表达了京都人对福、寿、官禄的追求和渴望。
(八)龙、凤纹类
在封建社会中,龙、凤的形象几乎成了帝王后妃的象征而为皇家建筑所独有,无论彩画,雕刻,只要在建筑的装饰上出现龙凤花纹,必然就是皇家建筑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,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后,龙凤的图案,特别是一些经过加工、变化而形成的夔龙、夔凤的图案,也逐渐流行于公共建筑和民间建筑中,无论彩画还是砖石雕刻,都不乏这种图案化了的龙凤纹饰,它们与回纹,卷草相结合,形成硬线条和软线条的夔龙夔凤形象,颇有装饰味道。龙凤是人们理想中的吉祥物,在封建专制制度被推翻后,这些吉祥物的形象流向民间也是势所必然。比如民间婚姻喜事,除披挂大红之外,还常有龙、凤的图腾图案,以象征幸福、吉祥、蒸蒸日上,尽管如此,在民居中,采用龙凤图案也仅限于图案化的夔龙夔凤,写实的龙凤形象是很少用于砖石雕刻和彩画中的。
以上八种砖雕题材,仅仅是笔者在收集了大量民居雕刻纹饰的基础上人为进行的划分。或不尽科学,或挂一漏万,均在所难免。用于北京四合院砖雕的题材,以前五种为主,后面三种仅偶尔出现,不占主要位置。
无论哪种雕刻题材,用于砖雕时,其构图均有一个共同特点,这就是画面图纹分布均匀,无大面积的空白,而且越是花纹布局紧密,枝叶重迭交错越是上乘之作。花草雕刻,一般都是粗枝大叶,由一块或一组山石生出,按一定规律盘旋缠绕,以均匀地布满空间为准则。当然,分组分段的卡子、团花等图案并不受以上规律限制。
砖雕刻的构图古拙质朴,民间艺术味道极浓,有些画面在安排时只求总体效果,并不深究其中的比例关系。如“松鹤延年”,以松树和仙鹤为内容,为求画面均衡,仙鹤的大小竞与松叶相差不多。又如“马上封侯”中的马,形体很小,与自然中的松叶,猴子极不成比例,但画面的总体效果很好,既突出了主题,又将画面图案化、美观化了。应该说,这是中国传统民间艺人在艺术上的一个创造。
构图均衡,无明显的紧密稀疏,给人造成了北京四合院砖雕的特有感受——富贵、华丽、高雅。它与我国其它地区,特别是南方民居砖雕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,这点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。
三、砖雕工艺技术
砖雕可作为一门工艺技术,有很多需要总结的内容。
砖雕有两种做法,一为雕砖,二为雕泥。雕砖,是在已经烧好的砖料上,按设计的图谱进行放样雕刻。雕泥是在砖块烧制之前,在你坯脱水干燥到一定程度时进行雕刻,然后将雕好的成品放入窑内烧结,这两种做法各有优点。
我们一般所指砖雕,是在砖料上面雕刻的工艺手段。砖雕的工序大致有以下步骤:
(一)放样:根据设计图纸和传统砖雕谱子,放出实尺寸图样。放样时要注意砖雕的风格——画面疏密均匀,构图均衡优美。枝、蔓、花头缠绕遮挡合理,层次分明。
(二)将所放实样,过画到备好的砖料上,如果图案占据几块砖时,要先将砖块拼对严实,然后在依样摊画。由于砖雕层次较多,有些部分在雕刻过程中可能会将线条雕去,所以第一次画样可以画大轮廓,待将大轮廓雕出以后再画其细部,边雕边画,不要一次画全,以免做无用之功。
(三)耕:用最小的细錾子沿画出的线条刻画一遍,在砖面上留下清晰刻痕,以免在雕刻时将笔道擦掉而无据可依。
(四)打窟窿(又名钉坑):用小錾子将图案以外的空隙部分剔掉,露出图案大形,为进一步细刻打基础。
依做法不同,打窟窿又分两种情况,做透雕时,窟窿需打透眼,做落地雕时,只需将多余部分剔刻至需要的深度(一般20-20mm)。
(五)镳:在大窟窿的基础上用錾子将图案以外的部分刻去。这道工序是对钉坑的细加工,通过这道工序还要将花叶间的遮挡层次关系表现出来。
(六)齐口:用錾子沿花饰图案的侧面、上面细致地剔凿。至此,图案层次已基本成形。
(七)捅道:用细錾子雕刻叶筋,这道工序相当于木雕中用“溜沟”刻叶脉。经这道工序后,花纹已基本成形。
(八)磨:用磨头将图案内外粗糙不平之处磨平。
(九)上药:以白灰(七成)、砖面(三成)加适量青灰,加水调成颜色与砖相同的糊状物,堵抹在砂眼、崩棱掉角等残缺之处。
(十)打点:待“药”干后,将周围磨净,用砖面水将团揉擦干净,令其露出清水活的质感。至此,砖雕全过程即告完成。
砖雕工具主要是宽窄、薄厚、长短各不相同的錾子,一般宽0.3-1.5的各一种即可,此处,还有起地的翘錾子,刻圆的圆錾子(反正圆),挠子、煞刀、平尺、勾尺、矩尺、制子、活尺、套筒、锉刀、磨头(砂轮)等等。
砖雕作品要有艺术性,要有砖雕作品的性格,依题材之不同,当粗则粗,该细则细。粗乃粗犷,并非粗糙,要有力度,见刀工,不能混沌一片;细乃细腻,犹如工笔画,要将内容表现的细致入微,醒目传神。尤其是硬线角的图案,如卐字不到头、回纹、汉纹、扯不断、硬卡子纹等,必须见棱见角,处处跟线;而软线条流畅,不能生硬牵强。北京鼓楼东大街某宅的砖雕什锦窗及其它砖雕作品,在这方面堪称典范,应当效法。
砖雕作为艺术作品,需要深厚的功底、长期全面的修养才能做好,绝非旦夕之功能所就者。北京作为古都,留下许多优秀的砖雕作品,这些作品,近三十年内经历了两次大的劫难,一次是文化大革命,红卫兵造反“破四旧”,砖雕艺术横遭洗劫,许多好作品被砸毁或被抹上泥灰,面目全无。再一次是大规模的城市开发改建,旧城改造,“摧枯拉朽”,又使砖雕艺术面临灾难,实在是历史的遗憾!
为今之计,只能面对为数寥寥的传统砖雕作品,一方面精心呵护,以免使它再遭破坏,一方面加大力量进行收集整理,使之留影留形,见于经传,以传后世,这就是我辈耗时费力,立此专题加以发掘整理研究之初衷。若能对祖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继承与首都文物保护事业稍有补益,则此时不白耗,力不枉费。
 
 
 
马炳坚  蒋涛  唐婧持 著
 
 
【返回】
 
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唐县齐家佐村 电话:18632250000 13463697989
版权所有:河北嘉福砖雕销售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盘古网络 冀ICP备19032401号-1
砖雕,砖雕价格,砖雕厂家,古建砖雕,仿古砖雕